农村低保政策发放金额不同 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差异呢?
点击: 时间:2017-08-31 10:08 作者:冰星 来源:第一农经
农村低保是农村贫困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低保的发放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了。但是农村的低保发放存在着的很多的问题,国家为了规范低保发放,对低保政策进行了调整,也对发放人员进行了清查。但是很多农民对于新调整的低保政策有许多的疑问,低保是按人还是按户发放?为什么别人的低保要比自己高很多呢?
首先从低保的申请来说
低保的申请必须要以家庭为单位,且有户主提出,并且需要具备当地农业户口,共同生活成员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的低保标准,家庭经济状况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且财产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与基本生活困难家庭相符合才能够申请低保,所以低保的申请是以家庭为单位。

其次从低保的发放来看
低保的发放是实行社会化发放方式,由于财政部委托相关的金融机构按季进行发放,并且发放到低保专用存折,实行“一户一折”,专用存折由民政部门直接发放到低保对象,不得代领代发。由此可见低保是按照家庭人口计算发放,是以家庭为单位。
虽然说低保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发放,但却有一部分农民能够个人进行独立申请,根据农村低保相关政策规定,家庭经济状况不符合低保领取条件,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的150%以内,且家庭中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患重大疾病人员可以通过分户的方式独立申请。

就低保发放金额的差异问题相信许多农民朋友也遇到了,越贫困的家庭低保金越高,一般按照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分为五保户、低保户、一类低保、二类低保、三类低保、四类低保等几类人群,其中四类低保的低保金最低仅仅只有几十元。如今低保不在是全部普遍施保,而是按照家庭情况进行分类施保,所以说家庭贫困程度不一样领取到的低保金也不一样了。
(第一农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