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河北省休耕面积将扩大到200万亩 有效解决水危机

点击: 时间:2017-09-29 10:04 作者:冰星  来源:第一农经 

  河北省属于资源型缺水省份,但是同时它又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省份,就导致缺水现象更为严重。为了解决缺水问题,河北省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对河北省乃至周边地区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缺水严重的事实,河北省实行了大面积的休耕,这不仅可以让土地得到休息,也是农业生产环节节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悉,2017年河北省的休耕面积将扩大至200万亩。
河北省休耕面积将扩大到200万亩 有效解决水危机
  抓试点:连续4年积累经验
  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河北省紧紧抓住国家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机遇,已先后在100多万亩农田开展了季节性休耕试点。
  为继续实施地下水漏斗区耕地季节性休耕,减少农田用水,使耕地休养生息、恢复地力,加快形成制度化的组织方式、技术模式、政策框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出《河北省2017年度季节性休耕实施方案》,要求实施自然休耕、生态休耕。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季节性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种地养地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生产技术模式。河北省努力在农业理念创新、技术模式创新、投入产出效益模式创新、补贴机制创新、以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
  从技术层面讲,实行“一季休耕、一季种植”,将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适当压减,只种植雨热同季的玉米、油料作物和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等作物,减少地下水用量。季节性休耕期间引导农民种植二月兰、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抽取地下水浇灌,不收获,下茬作物种植前直接翻耕入田,减少地表裸露,培肥地力。沧州等地已经开展了利用休耕季节推广绿肥作物种植的探索,除了二月兰,他们种植的绿肥植物还有黑麦草、冬油菜等,这既解决了冬春季节地表裸露,容易引发扬尘天气的问题,又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
  河北省农科院测定的结果显示,种植二月兰5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0.3个百分点,减少化肥使用20%-30%,后茬作物增产15%-20%。
  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河北省在休耕地区实施县级自验、市级验收、省级考核。制定时间表,层层抓落实。2018年1月-5月,将全力落实季节性休耕地保护措施,防止弃耕、废耕、破坏耕地等发生。经验收、考核,对完成季节性休耕的种植户予以补贴。
河北省休耕面积将扩大到200万亩 有效解决水危机
  看利弊:对农业农民均是好处
  河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第3位,在国家确保口粮安全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河北省目前的情况是统筹考虑压采与稳粮的关系。
  为了稳粮,河北省把生产条件好、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划定为小麦生产优势区,加以严格保护,重点支持,通过提高单产,确保全省小麦年总产稳定在270亿斤以上。
  河北省积极探索并形成季节性休耕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巩固提升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对季节性休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禁止弃耕、废耕,确保不改变耕地性质,不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急用之时能够复耕,粮食能产得出、供得上。
  在处理休耕与农民利益的问题上,河北省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稳定农民收益。鼓励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不影响农民收入。
  季节性休耕的推行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坚持以行政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单元,成方连片、集中实施。但是,季节性休耕,农民的收入势必会减少,怎么办?据了解,按照目前的标准,季节性休耕的种植户每年每亩地能够领取500元补贴。按照先实施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程序进行,验收合格后,通过“一折通”或“一卡通”兑现到农户。
  衡水休耕区的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2016年的小麦价格,种一季小麦每亩可收益725元,休耕补助每亩500元,亏225元。可是就按每亩小麦投入2.5个工来算,就近打两天半零工怎么也能挣250元,这还多赚了25元钱。“关键省了多大心呀!”农民们说,“另外,休耕地力增强了,化肥用量少,青贮玉米长得也好,价钱也卖得好。一些养场提前和俺们签订了玉米收购协议呢。”
  深州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季节性休耕试点中,该市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增加棉花花生、油葵、牧草等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亩产收益,并在冬春两季休耕期间,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
河北省休耕面积将扩大到200万亩 有效解决水危机
  转方式:从拼要素投入到节本增效
  对河北省来说,休耕更大的意义在于节水。在传统的小麦种植季节进行休耕,节水效果非常明显。河北省农业部门通过对11个县(市、区)73个休耕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休耕期间土地平均每年可以减少灌溉3.8次,每年每亩节水达到180立方米。
  休耕让疲惫的土地得到喘息,这对保护环境、改善土质也意义重大。种植户们的实际感受是:“以前种玉米一季就需要100斤化肥,现在减到了80斤左右。而且不必等小麦收获,玉米在晚春、早夏就可以种植,比传统种植日期提前,再加上地力提升等因素,玉米产量也比以前能提高一成以上。”河北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休耕后,每亩减少化肥使用26公斤(折纯)、农药0.5公斤,减轻了化学投入品对土壤的污染。同时,休耕地与非休耕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但速效磷含量提高0.3%,速效钾含量提高0.12%,养地作用明显。
  河北省以休耕试点工作为契机,改变过去拼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以节本降耗增效为目标,探索最优的投入产出效益模式,改进施肥施药灌水等传统习惯,集成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技术模式;在化肥减量增效上,重点改进施肥方式,推进机械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少化肥施用;在农药减量增效上,集成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减少农药施用;在节水增效上,加快推进结构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设施节水、管理节水,形成节水的技术模式和价格机制;结合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新,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品牌创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优质优价、提质增效;结合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有机肥积造设施,集成推广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综合技术模式,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减少化肥等投入,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为打造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积累了经验,夯实了基础。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河北节水休耕在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鲶鱼专题】鲶鱼饲养方法|鲶鱼养殖指南|鱼病防治

    【鲶鱼专题】鲶鱼饲养方法|鲶鱼

  • 【牛蛙专题】牛蛙人工饲养指南|蛙病防治

    【牛蛙专题】牛蛙人工饲养指南

  • 【六角龙鱼专题】六角龙鱼怎么养?饲养指南与疾病防治大全

    【六角龙鱼专题】六角龙鱼怎么养

  • 【乌饭子专题】乌饭子种植技术|乌饭子功效|病虫害

    【乌饭子专题】乌饭子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