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甘肃:引洮工程将农民“引”向脱贫路

点击: 时间:2017-09-29 10:23 作者:冰星  来源:第一农经 

  甘肃省是我缺水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这里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分明。缺水成为了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做大瓶颈,也是甘肃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自从国家启动了引洮工程,水流进了甘肃省定西市、白银市和兰州市的7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如今缺水不再成为甘肃农业发展路上的阻碍了,农民的生活也好起来了。甘肃省会宁县头寨镇河村的董阔就是一位被引洮工程引向脱贫的村民。
  2006年11月国家启动引洮工程,这是甘肃省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通水试运行,汩汩清水沿着蛛网般的渠系流向定西市、白银市和兰州市的7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区)。
甘肃:引洮工程将农民“引”向脱贫路
  2013年,会宁县西北磨坊农产品公司来到牛河村,一口气流转旱地2500亩建起苹果园。董阔把自家的11亩耕地,按照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这家企业,然后跑到果园里打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一个人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地挣到4万多元。
  2015年,董阔说服家人,在5亩玉米地里栽植苹果树苗。与许多村民相比,他栽种苹果更有优势。因为这几年在村里的千亩果园务工,他免费学到不少果树栽培技术。
  就这样,董阔从一个粮农顺势转型成果农。他所务工的千亩果园,苹果产量估计在200吨以上。他家的果园也已零星挂果。旱塬上不结苹果则已,一结苹果又甜又脆。
  引洮工程通水,脱贫水到渠成。像董阔这样,陇中地区的许多农民因为这项规模空前的大型扶贫水利工程,顺势转型成果农、菜农、花农。
甘肃:引洮工程将农民“引”向脱贫路
  据甘肃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介绍,由于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广泛引用,引洮一期工程受益人口从原定的15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25.35万。工程受益区有19万亩旱地变成水浇地。
  因为有了水,近年来许多村庄“脱胎换骨”,农民脱贫水到渠成。会宁县和定西市安定区曾是“马铃薯之乡”,现在经济林果、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2015年8月,引洮工程二期启动。引洮工程全部建成后,受益区将扩大到11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区),受益人口将达到425万,相当于甘肃省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董阔半开玩笑地说,再过两年,他家的果园也要大面积挂果。要是亩产也能达到6000来斤,那他可能真的要“阔”了。话音刚落,他放声大笑。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脱贫甘肃引洮工程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鲶鱼专题】鲶鱼饲养方法|鲶鱼养殖指南|鱼病防治

    【鲶鱼专题】鲶鱼饲养方法|鲶鱼

  • 【牛蛙专题】牛蛙人工饲养指南|蛙病防治

    【牛蛙专题】牛蛙人工饲养指南

  • 【六角龙鱼专题】六角龙鱼怎么养?饲养指南与疾病防治大全

    【六角龙鱼专题】六角龙鱼怎么养

  • 【乌饭子专题】乌饭子种植技术|乌饭子功效|病虫害

    【乌饭子专题】乌饭子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