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开展冷浸田改良培肥治理 成效显著
点击: 时间:2017-12-15 09:26 作者:冰星 来源:第一农经
农田长期受到冷水浸渍,便会形成冷浸田,这类田地的浅育层较深,排水不良,土壤的通气性较差,从而导致产量较低。但是如果能够将其改良的话,水稻的增产潜力也较大。湖北省就有大约420万的冷浸田,近年来,湖北省深入开展冷浸田的改良培肥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湖北省农业厅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与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合作,开展冷浸田改良培肥技术研究,分析土壤样品数据5613项次、植株样品数据5436项次,记录田间观察数据7.65万个,获取了低丘区冷浸田水稻垄作主要技术参数。通过集成冷浸田垄作、暗沟滤排水工程等技术,配合使用冷浸田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有毒有害金属物质的活跃度,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升耕地地力。经鉴定,这一技术模式在南方冷浸田分布区处于领先地位。

2014年以来,湖北省农业厅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先后在咸宁市、黄冈市、黄石市开展冷浸田改良培肥技术试验示范,在大冶市、黄州区、咸安区和阳新县建立核心示范基地,完成大田对比应用示范26个、各类技术试验33个,记录产量数据951个,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为加快推广冷浸田改良培肥技术,湖北省将冷浸田改良培肥增效技术纳入农业主推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技术讲座等形式,在全省推广应用。截至2017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水稻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增产4亿斤。
冷浸田通过治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抑制了作物土传病菌,有利于健康土壤建设。冷浸甲烷和氧化亚氮还原量高,通过改良配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积极作用。
(第一农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