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深度 >

农业专家张晓山:促进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点击: 时间:2018-05-16 13:39 作者:美少女  来源:第一农经 

  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实不仅是城市,乡村也在历史的潮流中走过了自己的演变历程。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一批强村、富村。乡村发展离不开改革,这些改革包含万象,既有经济发展方面的,同时也有制度上的改革。由于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每个地方的乡村在治理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以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为例,看看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一是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共生共赢,良性互动,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与完善。花园村坚持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企业。办企业是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但实现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只发展集体企业。花园村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相互独立,明确两者职责边界。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福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良性循环。但花园村没有实行股金分红,在这里村民致富靠自己努力,做生意,或在集团上班。
  二是村民自治充分利用传统农耕社会的制度遗产。30多年来,花园村村规民约多次修改。村规民约,是对传统社会优秀遗产的继承,但也要有所扬弃。农村宗族派系势力,就不能继承。村民自治要以法治为保障。花园村成立由2名法律硕士、4名法律专业本科生、10名常驻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事务部,全权负责村内各类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
  三是法治保障下的自治,如何真正落实、运行顺畅?关键是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花园村坚决维护相对弱势群体的权益。本村村民与外来人员发生纠纷时,首先处理本村村民;村里党员干部与村民发生纠纷时,首先处理党员干部。防止集体经济再次蜕变为“干部经济”。涉及村庄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都由党组织牵头,组织群众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决定。
  四是抓德治这个基础要把党建摆在首位。要夯实乡村治理的道德基础,必须抓住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花园村以花园党校为阵地,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党员学习,每月开一次党员会议,还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到花园村授课。乡村治理体系的基层领头人理想信念坚定,乡村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才会有坚实底蕴。
  以上就是关于花园村的乡村治理案例。从上面我们知道,花园村在乡村治理上是成功的,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制度上,都秉承发展、改革的理念,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促进发展。花园村的这一乡村治理案例对于我们国家的乡村治理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是国家乡村治理的重要典范。
  张晓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农业深度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羚羊和藏羚羊有啥区别?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

  •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的生活习性介绍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

  •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花椒种植技术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

  • 关注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关注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农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