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宁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点击: 时间:2018-07-29 11:15 作者:青争儿 来源:第一农经
辽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省份,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而辽宁本地人最怕的就是一年四季中的冬季,因为其最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左右。因此,辽宁也就成为了我国受暴雨、暴雪、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相对集中的省份,气象灾害频率非常高,而且受灾害的地区范围非常广灾害强度大、突发性强等一系列特点,严重影响了辽宁省市民们的日常生活。近日,从辽宁省人大新闻发布会获悉,辽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辽宁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共7章34条,以《气象法》、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直接上位法依据,充分结合辽宁气象防灾减灾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和辽宁特色。

冰雹
一是明确气象灾害防御的职责分工。《条例》规定了政府的组织领导职责,明确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服务及监督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同时,《条例》还就社会参与做出专章规定,要求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二是设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制度。《条例》规定“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当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防御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检查制度”。
三是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条例》规定,“要在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设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设施,持续向公众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农村偏远地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将应急广播系统覆盖到省内所有行政村,及时向受影响的公众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工作,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暴雪
四是提出了辽宁省常见气象灾害的具体防御措施。《条例》强化了“以防为主”的气象灾害防御新理念。针对全省常见的暴雨、暴雪、台风、大风、大雾、霾等气象灾害,依据这些气象灾害在城乡的不同特点,分别规定了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很强的科学防御措施。比如,《条例》提出了“暴雨、暴雪、霾等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期间,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采取停课等措施”。
五是完善了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机制。针对当前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条例》从制定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和解除应急措施等方面做出规定,尤其是针对强制转移受灾群众操作难的问题,《条例》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严重气象灾害危险区域的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发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动员、组织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疏散。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当地人民政府的指挥安排,开展自救互救”。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政府应急处置决定的义务。
拓展知识:遇到暴雪天气怎么办?
1、暴雪出现后,牲畜采食困难,应加强人工补饲工作。
2、主动清扫自家或单位附近道路和屋顶的积雪。

暴雪
3、外出时,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
4、步行时尽量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
5、老少体弱人员尽量减少外出,以免摔伤。
6、驾驶人员应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驶。
7.如果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积极寻求救援。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