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林:兴菜富民 大力发展蔬菜企业
点击: 时间:2018-08-12 10:23 作者:青争儿 来源:第一农经
中国是个蔬菜种植大国,蔬菜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给人们提供各种维生素以及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的蔬菜需求量非常高,因此也吸引了我国众多农户们进行种植,从而获取可观的利益。但因地域以及天气等不同的因素,每个地方所种植的蔬菜也都不相同。近日顶着34℃的高温,记者走进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的海浪河蔬菜产业带核心示范园区,这里到处是果实高挂的喜人景象。村民于艳采摘着火红的西红柿,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蔬菜村位于海林市城郊,原名“幸福村”,可几十年前,这里的村民却并不知道“幸福”是个啥滋味:人多地少,生活刚刚跨过温饱线。近年来,蔬菜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确立了“兴菜富民”的产业发展思路。目前,全村共有大棚温室3100多栋,年产各类鲜菜1.2亿斤,蔬菜产业总收入达1.3亿元,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这些都是拥有1900多户、6800多人的蔬菜村响当当的“金标签”。

蔬菜企业
于艳一家3口从2012年开始种植棚室蔬菜,现在有2个大棚、3个温室,生菜、水萝卜、西瓜、西红柿,一年种三四茬,收入在10万元以上,是以前种玉米的好几倍。据她讲,村里90%的大棚温室都是村民自己建的,说起种菜,人人都是行家。
“农村增收的出路在科学种田。”为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村里每年都聘请以色列、荷兰、瑞士等国的农业专家前来讲课,使每家都有科技明白人。同时,他们还出台鼓励措施,对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建棚室的菜农,每栋棚室给予5000元~1.5万元不等的补贴,并协助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近年来,通过抓种植大户、抓经纪能人、抓典型示范,采取技术人员帮扶、大户带小户、合作社领办等方式,村里将蔬菜产业培育成持续拉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组建了绿缘蔬菜合作社,建成了蔬菜交易市场,每年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远销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宁波等地的蔬菜达8000多万斤,蔬菜村成为了全省村级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设施农业让我们告别了‘靠天吃饭’。”蔬菜村党委书记窦乃兴对记者说:“与大地种植相比,设施农业不受季节和气候约束,并且具有蔬菜品种多、周期短、灵活性高的特点,然而,其投入成本高、市场风险大也是许多农民望而却步的‘瓶颈’。面对难题,蔬菜村走出了三步好棋:一是从集体收入中拿出资金给予兴建棚室补贴,减轻农民的投入压力;二是不断普及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蔬菜的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三是通过开辟国内外市场、打好蔬菜上市‘时间差’,彻底解决了农民‘憋菜’的后顾之忧。”

蔬菜企业
近几年,蔬菜村还充分利用海林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海浪河流域蔬菜产业带”的优惠政策,利用海浪河流域内砂土地、水源充沛、地温高等适应蔬菜生产的地缘优势,在海浪河边建起一个个标准化的温室、大棚示范小区,并在东北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进行冬季蔬菜生产。作为“国家级棚室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黑龙江省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蔬菜村成立了市级蔬菜产业协会,目前会员已发展到1000多名,辐射到周边5个乡镇的5600户农民。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2亿元,其中蔬菜产业收入占60%以上。
拓展知识:蔬菜颜色与营养的关系
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对高血压及失眠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并有益肝脏。绿色蔬菜还含有酒石黄酸,能阻止糖类变成脂肪。
黄色蔬菜:有韭黄、南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E,能减少皮肤色斑,延缓衰老,对脾、胰等脏器有益,并能调节胃肠消化功能。黄色蔬菜及绿色蔬菜所含的黄碱素有较强的抑癌作用。红色蔬菜:有西红柿、红辣椒、红萝卜等,能提高人们的食欲和刺激神经系统的兴奋。红色食品中含有胡萝卜素和其他红色素一起,能增加人体抵抗组织中细胞的活力。

蔬菜企业
紫色蔬菜:有紫茄子、扁豆等。它们有调节神经和增加肾上腺分泌的功效。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紫茄子比其他蔬菜含更多维生素ρ,它能增强身体细胞之间的粘附力,提高微血管的强力,降低脑血管栓塞的机率。
黑色白色蔬菜:黑色蔬菜有黑茄子、海带、黑香茹、黑木耳等,能刺激人的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促进唾液的分泌。黑木耳含有一种能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可防治食道癌、肠癌、骨癌。白色蔬菜有茭白、莲藕、竹笋、白萝卜等,对调节视觉和安定情绪有一定的作用,对高血压和心肌病患者有益处。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