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山西屯留改善种植结构 葫芦种出了脱贫致富路

点击: 时间:2018-10-29 14:51 作者:老黑  来源:第一农经 

  近日,陕西省屯留县西洼村的葫芦种植基地正忙得热火朝天,据基地负责人庞建云介绍,以前村里种玉米,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自从种上了优质品种的葫芦之后,每亩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这个葫芦种植基地是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来的,一方面村民们能获得租金,一方面还能在葫芦基地里就业,为当地贫困村民脱贫提供了条件。
山西屯留改善种植结构 葫芦种出了脱贫致富路
  大规模种植葫芦在屯留县属新生事物。近年来,该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鼓励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两年前,屯留县天地合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庞建云带领村民前往山东考察,引进葫芦品种,流转土地100余亩,开始在村里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刚开始种了十几种葫芦,有手捻葫芦、花生葫芦、小亚腰葫芦、大亚腰葫芦等,经过两年试种,我们选定适合本地气候的大亚腰葫芦作为主打品牌。今年葫芦管理的好,长势也好,亩产500多个。”庞建云说。
  庞建云介绍,葫芦一般是先育苗,再移栽到地里。每年3月底开始播种育苗,4月初移栽种植。每年6、7月最为繁忙,需要大量人工来除草、浇水、顺蔓、掐尖、打杈、授粉,采收时节也需要大量人力。葫芦种植基地需要雇用40余位村民,每人每天收益为70元。
  近几年,加入葫芦种植行列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流转费用为700元。村民许淑芳就住在葫芦基地旁边,是这里的老员工,她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从春种开始,便在基地里参与除草、采收、打磨等工作,有了双份收入,许淑芳每年收入可达1万余元。
  庞建云告诉记者,葫芦全身都是宝,皮、仁、茎、叶、根都是中药材,特别是籽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葫芦成熟后,除销售葫芦外,还可进行深加工,雕刻上花鸟虫鱼等花型,制成工艺品销售。西洼村的葫芦如今已销往河北、山东等地。
  去年11月,合作社又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大蒜白菜、青椒、萝卜等作物,逐步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的局面。
  “下一步,合作社将依托福禄文化,在种植技术、产品引进上下功夫,打造以种植、深加工、农业观光为主题的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脱贫增收。”庞建云说。
  土地流转是今年来农村流行的产物,既解决了土地荒废问题,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对于农民就业和实现农业机械化都有益处,政府也持支持态度,相关部门正在完善土地流转法律保障,确保各方的利益。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的鱼|燕子鱼养殖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

  •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羚羊和藏羚羊有啥区别?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

  •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的生活习性介绍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

  •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花椒种植技术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