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粮食生产有良好发展趋势 年产量可达3000万吨以上
点击: 时间:2018-12-12 10:49 作者:青争儿 来源:第一农经
内蒙古的环境复杂多变,气候资源优异,所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如今,内蒙古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区,玉米、小麦以及马铃薯、大豆是内蒙古的四大主要粮食作物。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从吃返销粮到自给自余,从粮食生产能力落后到成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今年,在克服局地较重自然灾害影响下,粮食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粮食产量预计仍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实现“十五连丰”。

粮食
1990年,内蒙古粮食自给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结束了多年来吃粮靠调入的历史;1992年,粮食产量突破1000万吨,开创了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的新纪元;1996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以上,由全国第26位跃居为第3位;2005年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2008年,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次突破2000万吨关口,进入全国前10位,每年可调出粮食1000万吨,成为全国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2017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3000万吨以上,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

粮食
内蒙古农牧厅厅长孙振云介绍:“今年以来,我们有力促进农村牧区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带动了农牧业科技进步、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主要农作物良种率从改革初期的60%提高到现在的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2017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84元,是197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1元的96倍。”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