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 走出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点击: 时间:2018-12-14 11:13 作者:青争儿  来源:第一农经 

  贫困是在世界各地中都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大问题,中国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贫困问题一直都存在,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开放以及党与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我国的贫困人口也都基本可以解决温饱的问题。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中国减贫40年有关情况。刘永富在会上说,中国减贫40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
减贫之路
减贫之路
  刘永富介绍,40年来,我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之后,经过6年的努力,预计到今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刘永富详细解析了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国际上很多国家减贫,许多是政府发放食品券,保证贫困人口饿不着,靠NGO来做,规模偏小。但是中国人口多,贫困人口规模大,小打小闹不解决问题。比如易地扶贫搬迁,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就有1000多万人,很多国家全国都没有1000万人口,同步搬迁的还有500多万人,这等于搬了1500万人,是一项非常宏大的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
减贫之路
减贫之路
  第二个特点就是开发式扶贫。为什么我们不能单纯靠救济而要讲开发?一是差距大,二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很多地方不通路、不通电,需要进行区域开发。而且我们国家一些劳动力素质不高,还需要人力资源开发。而同时贫困地区又有很多好的资源,还有特色优势产业,所以我们始终坚持开发。我们还确定了一个准则,就是精准。最初划片区,后来划贫困县,再后来又划贫困村,最后又识别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越来越精准,越做越精细。
  第三个特点就是认真。以前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第一个十年纲要,都留下了两三千万贫困人口的“锅底”,这次脱贫攻坚战要求不留“锅底”,怎么做到不留“锅底”?就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现在考核有平时考核、年底考核,还有省级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以及委托记者进行暗访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把各地的工作情况弄清楚,精准、较真、碰硬。
减贫之路
减贫之路
  刘永富介绍,到目前还有约400个贫困县、不到3万个贫困村的3000万贫困人口需要在未来两年脱贫。现在剩下的贫困村很多在深度贫困地区,一是产业落后;二是劳动力出去打工不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缺少技能;三是相当一批是老病残。对这些致贫原因不同的贫困人口,我们将继续采取不同的措施。有劳动能力的,就鼓励支持他们发展产业或者出去打工;半劳力、弱劳力就鼓励他们参与公益岗位劳动;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老病残,主要是通过社会保障兜底。确保2020年在我国消灭绝对贫困。而之后还将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研究谋划2020年后减贫战略,继续推进中国特色减贫开发事业。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牛营养衰竭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牛营养衰竭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母牛配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母牛配种时间及注意事项

  • 杨梅的特点,杨梅成熟时间

    杨梅的特点,杨梅成熟时间

  • 木棉树象征什么,什么时候开

    木棉树象征什么,什么时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