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经网 > 农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四川多举措推动稻渔综合种养 实现农产业价值

点击: 时间:2019-06-26 13:53 作者:青争儿  来源:第一农经 

  稻渔综合种养是近年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良性生态种养模式,它是利用养殖与种植业相结合,从而来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双增收的作用。近年来,四川全省各地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大力推进冬(闲)水田综合利用,狠抓技术示范带动,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基础上,达到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全省累计打造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6个、省级54个,稻渔综合种养产量近16万吨,占传统稻田养鱼产量的40%以上。
  (一)“农业园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隆昌市以被纳入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为契机,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农业园区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全市稻渔产业从4万亩发展到12万余亩,其中标准化基地近4万亩,新增30亩以上的稻渔家庭农场、专合社近60余户,基本形成了一批稻渔示范村、重点镇。
稻渔综合种养
稻渔综合种养
  (二)“农业共营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崇州市从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抓起,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全市发展稻田综合种养2.4万亩,分别由6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企业)具体实施,实现水产品产量2559吨、水产品产值10165万元,帮助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
  (三)“新型经营主体+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江油市、邛崃市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农户+合作社+合作联社+科研院所”等产业化经营方式,扎实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健康发展。江油市共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013亩,2018年实现年产值1575万元,2019年预计可实现2361万元;邛崃全市已建成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万余亩,带动全市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万亩。其中,发展稻种养4000余亩,实现亩平增收5000元以上。
第一农经整理)

分享:

tag:

视频推荐

热门推荐

[专题汇总]PHOTO
  •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的鱼|燕子鱼养殖

    【燕子鱼专题】唯一可以“飞行”

  •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羚羊和藏羚羊有啥区别?

    【羚羊专题】羚羊主要分布在哪?

  •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的生活习性介绍

    【燕子专题】燕子是什么鸟?燕子

  •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花椒种植技术

    【花椒专题】花椒育苗与种植技巧